近日,德國一個科研團隊宣布,首次實現運用循環水養殖系統(RAS)進行龍膽石斑的規模化養殖。
01“體型最大的石斑魚”
龍膽石斑,又稱鞍帶石斑魚或龍躉,是全球體型最大的石斑魚之一。
野生個體最長可達2.7米,體重超過400公斤。其主要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在中國南海也有分布。
由于肉質鮮美,龍膽石斑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02養殖技術取得突破
研究人員從澳大利亞孵化場引進3克重的魚苗,并運輸到德國進行培育,在高密度條件下進行培育。
試驗表明,即使在78-260公斤/立方米的超高養殖密度下,龍膽石斑仍能健康成長,并未出現生長受限或健康問題。
數據顯示,該魚種的成活率高達99%,并且在一年內生長至3kg,飼料轉化率達到1.0。
同時,魚體的皮質醇、血糖和乳酸等壓力指標保持穩定,展現出良好的適應能力。
除了優化養殖條件,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一種專門的飼料,飼料的蛋白質含量超過50%,脂肪含量低于15%,在提升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和魚片出肉率方面均表現出色。
該飼料在德國基爾的Oceanloop研發中心進行了測試,表現優于最初的模型預測。
03商業化進程不斷加速
此次研究由德國亥姆霍茲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牽頭,聯合Oceanloop、Sander和澳大利亞Ecomarine公司,致力于優化循環水養殖系統,以推動龍膽石斑的陸基規模化養殖。
隨著試驗階段的成功,該項目已進入商業化生產階段,推出“Good Grouper”品牌,由Honest Catch公司運營。首批產品已在奧地利米其林星級餐廳Ikarus推出。
隨后,該公司通過電商平臺直銷模式,將龍膽石斑推向更多消費者。該產品迅速贏得市場認可,展現出廣闊的商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