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概況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創建于1963年5月,是我國唯一從事漁業裝備與工程及相關學科的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的研究機構。全所現有在職職工150余人,其中科技人員115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58人,培養造就了一支在行業內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漁業裝備科技專業技術人才隊伍。2005年至今連續九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研究所現設有工業化養殖、生態工程、漁業船舶與設施、捕撈裝備、加工裝備、智能漁業、質量與標準化、信息與戰略中心等8個科研部門,全面涵蓋了漁業裝備與工程學科的主要研究內容,基本形成了工業化養殖工程學研究與裝備研發、漁業生態工程學研究與設施裝備研發、漁業捕撈工程學研究與海工裝備研發、漁業船舶工程學研究與船舶設計、海上養殖工程與機械化裝備研發、水產加工工程學研究與裝備研發、漁業裝備標準化與質量評價、漁業信息與戰略等研究領域。編輯出版《漁業現代化》中國科技核心、中文核心學術期刊。60多年來,取得了190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83項(次),其中國家級獎勵12項,為推動我國漁業裝備的升級和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研究所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漁業裝備科技平臺體系。設有農業農村部漁業裝備與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遠洋漁船與裝備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設施工程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漁業船舶與裝備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長江水域生態修復技術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智能感知與裝備重點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工業化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水域生態修復工程技術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池塘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水產品加工裝備研發分中心(上海)等科技創新平臺;建有漁業裝備實驗中試基地、工業化養殖中試基地、池塘生態工程中試基地;擁有國家漁業機械儀器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農業農村部環保機械設備及船用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海洋捕撈與養殖機械專業站、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漁業機械儀器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漁業現代化》編輯部等科技服務平臺。
建所以來,針對漁業生產的需求,為漁業裝備現代化研發了諸多的新技術、新產品,80%的科研成果在漁業生產上得到應用,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漁船標準化、循環水養殖、池塘生態、水產品加工等科技示范點,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現代漁業建設和漁(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