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農業農村部漁業裝備與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定位:
根據漁業生產技術發展要求,緊密結合生物技術,依靠現代科技進步,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開展關鍵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促使技術升級的應用技術研究,以及加強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不斷提高漁業裝備與工程的科技水平,為漁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
資源節約型水產養殖裝備與工程技術;漁業節能技術與應用;漁業安全生產保障裝備與工程技術;漁業資源合理利用及養護裝備與工程技術
研究平臺: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水體凈化技術與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檢測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研究功能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池塘養殖工程與設施功能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船節能與捕撈裝備研究功能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品加工裝備技術功能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漁業船舶與裝備研究中心
定位:
對應我國海洋漁業走向深海的發展要求,以漁業船舶工程、漁船裝備、水產養殖設施為重點領域,聯合相關科研、教學、船檢單位及企業,建立產學研漁船與裝備協調創新機制,形成科技創新團隊,提升漁業船舶與裝備科技水平,突破漁船與裝備前沿性、關鍵性技術,為漁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主要研究方向:
國內外漁船與裝備發展戰略研究,漁船系列化標準化研究,高技術漁業裝備研發,漁船安全性評價與檢測技術研究,工程咨詢與設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健康養殖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
定位:
立足于裝備技術,將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應用到水生生物健康養殖研究,將裝備技術與水產養殖單項技術或各類系統模式進一步組裝集成,以實現水產健康養殖為最終目標,整體構建和規劃水產養殖各環節、各領域的關鍵技術與科學問題,推進我國水產健康養殖技術與科技進步,促進我國現代漁業生產力的發展。
主要研究方向:
池塘養殖生態工程技術,工廠化養殖工程技術,養殖環境智能控制裝備技術,深水網箱精準養殖裝備技術,開放性海域養殖設施生產保障技術研究。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船舶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定位:
圍繞國家海洋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依靠現代科學與工業科技,結合現實漁業生產力水平,集聚漁業行業內外相關科技力量,以漁業船舶工程、漁船裝備、深海養殖設施為重點領域,發展先進適用科技,形成優勢科技創新團隊與制造技術,迅速提升漁業裝備科技水平,為海洋捕撈業走向遠海、發展遠洋漁業,海水養殖業走向深海、發展大型養殖設施,淡水養殖向生態工程化發展提供裝備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
國內外漁船與裝備發展水平與發展戰略研究,漁船船型開發優化與標準化研究,漁業裝備高技術研發,漁船建造安全性審核與設備檢驗研究,工程咨詢與設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池塘生態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位于上海市松江現代農業園區,占地面積200畝,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組織建立,建有池塘循環水復合養殖系統、養殖機械化展示區、水產物聯網系統等,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池塘生態工程化養殖示范區。
建設目標:
開展池塘養殖生態及養殖系統模式研究,試驗示范最新養殖機械化設備和數字化設備系統,為開展池塘生態工程技術研究提示實驗平臺,為池塘養殖模式升級提供示范模式和技術服務,推動我國池塘養殖可持續發展。
重點研究方向:
以“健康、高效、安全、生態”為目標,開展池塘養殖生態系統、池塘養殖環境調控技術、高效池塘養殖模式、水產養殖物聯網技術、池塘養殖機械化技術和池塘養殖設施化技術等研究。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水體凈化技術和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
定位:
主要立足于水產養殖工程的基礎應用性研究,針對漁業水體,尤其是養殖水質凈化要求,進行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的新模式、新系統研究,同時能夠進行相關的水質、生物、飼料營養項目的檢測,漁業現代化裝備、養殖用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等項目的前期試驗,從理論研究和成果推廣的角度探索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的新模式、新系統,為后期的科研與成果推廣服務。
研究方向:
循環水養殖技術及其配套設施設備;池塘生態養殖工程化技術;漁業數字化技術
研究平臺:
淡水養殖實驗系統;海水養殖實驗系統;海水觀賞魚養殖系統;化學分析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儀器中心、自動養殖水質監測系統和新型的水質、生物、飼料營養項目的檢測儀器設備等。
國家水產品加工裝備研發分中心(上海)
定位:
以大宗水產品為研究對象,對我國水產加工裝備及其產業鏈相關領域進行創新性研究,實現我國水產品加工機械化、自動化與智能化,為水產品加工業提供新裝備、新工藝、新產品,引領我國水產加工裝備的發展方向,推動我國水產品加工裝備的總體研發水平和開發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主要研究方向:
水產品保鮮保活裝備技術,水產品前處理裝備技術,水產品初加工裝備技術,水產品精深加工裝備技術,水產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裝備技術,水產品加工裝備與技術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