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1)工業化養殖工程學研究與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循環水養殖基礎工藝
2. 智能管控技術與裝備
3. 工廠化養殖系統與模式構建
主要研究內容:
立足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高質量發展需求,重點研究魚、蝦類主養品種高密度寡營養條件下的生長生理及環境適應性等科學問題,攻克水質自適應控制、生物量分析等關鍵技術,研發智能投飼、無損收獲等裝備,建立符合產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工業化養殖系統模式并開展應用示范。圍繞重點科技創新成果,建立科技核心示范點2-3個,實現工廠化養殖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養殖水資源和營養鹽循環利用的目標。
(2)漁業生態工程學研究與設施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池塘養殖生態與環境
2. 池塘養殖生態工程調控技術
3. 池塘生態精準養殖模式
4. 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修復工程
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和漁業水域生態修復的目標,建立養殖生態環境模型與評價技術,突破池塘養殖水質生態調控、養殖尾水高效治理、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等關鍵技術,形成池塘養殖綠色高效生產、江河湖泊魚類棲息地營造等技術體系,揭示濾食性魚類在水庫生態系統中的碳沉積機制,構建大水面漁業的生物碳泵模型,形成大水面漁業碳匯功能評估技術,為構建大水面高效碳增匯生態漁場提供支撐;研發生態工程調控設施和池塘精準作業裝備,在全國及“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推廣,提高產業的機械化率和自動化水平,實現創新成果的大面積轉化應用。
(3)漁業船舶工程學研究與船舶設計
研究方向:
1. 漁船船型研發與功能構建
2. 漁船新材料與新技術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漁船及裝備技術升級的產業需求,開展漁船船型研發與功能構建研究,建立漁業船型數字化模型,建立現代漁業船舶船型研發技術方法體系;圍繞我國漁業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和智能化升級的遠景目標,開展零碳燃料系統在漁船上的集成應用研究和示范應用,以及無人駕駛和無人作業技術在漁船上集成應用研究和示范應用;在研發典型深遠海養殖服務船的基礎上建立漁業輔助船船型研發技術,形成系列船譜。
(4)深遠海養殖設施與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海上集約化養殖系統工藝研究及裝備集成
2. 海上封閉式養殖系統研究
3. 海上通海式養殖系統研究等前沿技術裝備
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海上集約化養殖系統工藝研究及裝備集成、海上封閉式養殖系統研究以及海上通海式養殖系統研究等前沿技術裝備研制,開展多學科融合技術研究,構建大型養殖平臺工程化模型,創新研發環境因子可控的深遠海可移動養殖平臺,解決深遠海工業化養殖技術核心平臺依托問題,形成“深遠海移動式工業化大型養殖工船與模式”。
(5)漁業捕撈工程學研究與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遠洋極地捕撈起運智能裝備
2. 養殖魚類大流量分級計數設施
3. 大水面生態漁業低損起捕轉運設備
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漁業起捕轉運作業環節“機器代人”自動化裝備需求,開展魚類行為學、作業設施水動力基礎研究,解析魚類行為與捕撈裝備相互影響機理,建立魚-具-法協同作用機制,突破起捕的連續性高效起捕、一體化精準分級計數、無損轉運等關鍵技術,大大降低勞動力聚集環節人力強度,集成目標魚類高效捕撈技術方法與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漁業起捕轉運作業環節自動化升級提供技術裝備支撐。
(6)水產加工工程學研究與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水產品加工工藝與裝備參數研究
2. 水產品智能化加工裝備研發
3. 船載加工成套裝備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以提升水產品資源利用率、加工效率、品質及安全為目標,針對制約水產加工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水產品加工新工藝、成套化加工裝備、船載加工技術、加工過程智能管控等方向持續開展科技創新,形成一批水產品定量分割、梯度干燥和高效放血等新工藝和新技術;研制南極磷蝦專業化船載加工關鍵裝備,研發放血、切割和分選等大宗魚類智能化預處理加工關鍵裝備,并建立機械化和智能化加工生產線,提升水產品加工產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
(7)筏式養殖工程學研究與設施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筏式養殖工程學研究
2. 筏式養殖標準化設施與宜機化模式研究
3. 筏式養殖關鍵設備與作業平臺研發
主要研究內容:
針對我國筏式養殖機械化領域的技術裝備空白,以牡蠣、海帶等筏式養殖主要品種為研究對象,依托漁機所筏式養殖機械化創新基地(榮成)等平臺,開展貝藻宜機化養殖模式、工程化筏架設施、專業化高效作業裝備的研發。形成2-3種以牡蠣、海帶為主要養殖品種的標準化宜機化筏式養殖模式,研制牡蠣穿苗、籠養牡蠣倒籠投喂、收獲后海帶自動捆扎等生產和收獲專用裝備,構建養殖、采收、加工一體化的現代綠色筏式養殖生產模式,并進行集成應用與示范推廣。
(8)智慧漁業技術與裝備研發
研究方向:
1. 水生生物聲學探測及多元感知信息融合技術研究
2. 漁業船聯網與智能漁船技術研究
3. 水產養殖智能控制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圍繞漁業“養-捕-加”各領域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的需求,突破漁業信息獲取、智能信息處理和智慧決策各環節技術難點,形成漁業多元感知及識別、漁業船聯網與智能漁船、水產養殖系統智能控制等三大核心技術,掌握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智能化技術的關鍵算法,構建漁業“養-捕-加”各領域貫通的漁業智能系統,助推實現我國漁業科技和產業現代化。
(9)漁用機器人研發
研究方向:
1. 漁用機器人應用基礎研究
2. 漁業養殖環節的機器人技術
3. 漁業捕撈加工環節的機器人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
針對現代漁業養殖、捕撈、加工技術的效率提升、智能化演進的需求,應用自動控制、機器學習、融合估計、寬帶通信等先進機器人技術,開展漁用機器人的智能感知、傳輸、運動、作業技術研究,提高漁用機器人的感知精度、通信性能、控制精度和魯棒性,形成漁用機器人的軟硬件架構體系和樣機裝備,提升漁用裝備智能化水平。
(10)漁業裝備標準化與質量評價
研究方向:
1. 漁業裝備技術標準研究
2. 漁業裝備管理策略研究
3. 漁業裝備質量評價與技術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開展國內外漁業船聯網技術及標準體系頂層研究,建立適應我國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漁業船聯網標準體系框架及制修訂標準清單;開展深遠海養殖設施,特別是養殖工船關鍵標準技術研究,提出與挪威、美國等漁業發達國家技術標準安全水準相當的標準體系。開展典型深遠海養殖模式系統邊界研究,提出減碳路徑和技術措施。基于國家漁業機械儀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平臺,圍繞漁業裝備質量評價方法,開展漁業裝備關鍵安全性能、低碳節能技術標準和評價方法應用研究。
(11)漁業信息與戰略研究
研究方向:
1. 漁業裝備學科發展狀況研究
2. 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收集、整理和研究國內外漁業裝備工程領域最新理論、成果和技術,并對相關學科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進行比較分析;跟蹤研究國內外研究進展和國外主要漁業研究機構發展動態;漁業裝備與工程數據庫構建與網絡平臺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