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恒興九江種業基地烏鱧智能化孵化車間啟用暨創建省級良種場啟動儀式在九江鎮舉行。該項目將采取工廠化養殖模式培育孵化魚苗,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等技術,實現精準預防、智能投喂和自動化管理。南海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寧,九江鎮副鎮長林兆江,恒興集團淡水養殖事業部項目技術部總監秦春峰,恒興九江現代水產種業基地負責人黃明堅,江蘇大學教授陳源,佛山大學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鐘先鋒等人出席儀式。
活動現場,恒興集團淡水養殖事業部項目技術部總監秦春峰向參會人員介紹恒興九江種業基地烏鱧智能化孵化車間情況。
佛山恒興水產種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占地面積428畝,其中養殖水面積達到278畝,智能化循環水車間占地7806平方米,擁有2750立方米的水體容量。該基地毗鄰西江,享有豐富的水源和優良的水質,是恒興集團水產運營中心下屬的全資養殖基地。
恒興集團的年加工烏鱧突破20萬噸,水產品產能一直位居行業前列,真正實現了從塘頭到餐桌的全鏈條價值創造。恒興九江種業基地正是根據集團公司產業鏈的發展需求,建設成為專業的烏鱧種苗孵化基地,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種苗,為加工廠儲備優質的原料魚。為了更好地做好這條魚的種苗,在軟件硬件方面基地對整個車間做了標準的設計建設,與江蘇大學陳源教授團隊,還有深圳伊聞智能公司深度合作,構建全智能化孵化車間,實現了機器人巡檢、精準投料、智能聯動的生產閉環。這項創新不僅將生產效率提升了40%,更開創了水產種苗工業化生產的新模式。
秦春峰還介紹說道,基地在水產種苗的選育方面,主要依托中國水產科學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趙建博士團隊,運用國際領先的50K育種芯片技術,通過基因組選擇模型篩選優質親本,目前已完成高抗病性快生長型烏鱧智能育種體系的定量培育,預計年選育良種親本10萬尾,年產優質魚花2億尾,為行業提供核心的種源保障。
秦春峰表示,站在新起點,未來將恒興九江種業基地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國家級的水產業;堅持聯農帶農,繪制鄉村振興新圖景;堅持全球視野,讓中國智慧漁業方案走向世界。
“恒興九江種業基地烏鱧智能化孵化車間在全國范圍來講,算是首家無人智能水產育苗車間落地啟用投入生產的車間。”江蘇大學教授陳源介紹,該車間以經濟效益為主線,以穩水質、穩養殖對象、穩過程、穩預期“四穩”目標建設的。車間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等技術,實現精準預防、智能投喂和自動化管理,通過這些先進技術,能實時監測車間內的水溫、水質等關鍵指標,也實現了無人化智能投喂,最大程度確保生魚魚苗處于最佳生長環境。“自動化管理涵蓋了車間內的水循環處理、增氧等多個環節,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人工干預可能帶來的誤差和風險,為大規模、高質量的育苗提供了有力保障。 ”
“智能化漁業是南海農業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南海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寧表示,希望恒興九江種業基地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漁業從業者采用新技術,共同推動南海漁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此外,現場還舉行了“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授牌儀式。據悉,在南海區農業農村局、九江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的指導下,佛山恒興水產種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申報并獲得了“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榮譽稱號。
會后,參會人員一同參觀了恒興九江種業基地烏鱧智能化孵化車間啟用,實地感受車間內先進技術所帶來的高效和先進性。大家認真聆聽陳源教授對車間各項智能化設備的講解,了解如何精準采集數據、大數據怎樣分析處理信息以及人工智能在魚苗生長調控中的具體應用。